亞洲之光季刊自2003年7月發行紙本,提供集團內員工互動交流的園地,藉此分享與傳承企業文化;而我們認為企業的獲利與社會責任有著密切的關係,因此,於2008年10月以電子化方式取代紙張資料,期秉持這理念繼續努力愛護地球。
請選擇年度:


第20期
堅強的生命韌度
○八年五月的亞洲似乎不太平靜,一場風災及一場巨大的天搖地動,淹沒了許多美滿家庭;震掉了無數燦爛的生命。這次緬甸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天災,我們關心的是數以百萬的倖存者,經歷災難中喪失家園,甚至親人,仍要面對重重困難,無家可歸、食水缺失。不只是經濟上的重建、房屋上的重建、城市的重建、心靈的重建,還有最核心的-信心的重建。


第19期
責任保證績效
所有企業都應該打造一種有責任感的文化,一種人人都勇於承擔責任的文化!一個缺乏責任的組織是註定失敗的組織,不管這個組織看起來是多麼的強大與可怕!著名管理大師德魯克說:“責任保證績效。”一個高效率的團隊必然是由一群充滿責任感的成員所組成的。對於員工來說,要提升工作的業績,必須提高自身的責任感;對於企業來說,提高團隊績效的好方法就是提升員工的責任感。


第18期
創新.引爆成長動能
創新是突破目前思唯模式,跳出框架內的想法,由不同的角度與層次去超越,專家與企業皆一致認為,企業成功最主要的三項指標分別為:前瞻的能力、創新的能力以顧客為導向的產品及服務品質,才能維持競爭優勢,掌握利基。一家企業擁有不斷創新的能力,就不會因時代變遷、市場瞬息萬變所淘汰,同時企業也需憑藉創新的國際行銷策略與佈局規劃,才可更進一步擴展更寬廣的舞台。


第17期
成本,究竟離我們有多遠
何謂成本?簡單來說,成本是我們要贏得利潤而必須投入並消耗掉的資源(包括金錢、物質)。利潤不變時,消耗的資源越少,即成本越少,則投資報酬率就越高。因此,身為集團全體員工都應有責任應該關心公司的成本狀況,全力配合政策性活動,並為降低成本、降低資源耗費獻力出策。小到一張紙的回收利用,大到生產流程、技術工藝的改進,都是我們努力的成果。


第16期
現在,發現你的優勢
的確,發現自己並不容易。這是因為,發現自己,用的是自己的眼睛、自己的思維、自己的標準,摻雜了大量主觀的、情感的、個性化的因素,得出的結論往往不夠全面、客觀、公允,其準確性也因此打了折扣。自己看自己難,難就難在“只緣身在此山中”。發現自己還需要很大的勇氣,給自己以信心,試驗自己,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,發現自己的長處,肯定自己的能力,發現自己的優勢,把它變成明天成功的基石。


第15期
領導始於向心.管理終於執行
隨著環境日趨複雜,分工精細後,環顧我們的工作領域,有愈來愈多的事情是必須透過眾人協力才能完成。想靠自己獨立完成任何事物,可以說是難上加難。就像從前,我們可以說愛迪生發明電燈泡,但現在,我們卻很難說相機、太空船是誰發明的。因為有太多人在其中貢獻心力了。成功的企業,須有領導者願意傾聽員工的心聲,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,而不是以公司的本位為唯一考量,同時藉此激勵員工打拼,享受獲利成果,讓我們共同努力朝向世界領先光學大廠邁進。


第14期
沒有完美的個人,只有完美的團隊
「個人再完美,也就是一滴水;一個團隊、一個優秀的團隊就是大海!」。在一個團隊中,只有每個成員都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潛力,並在共同目標的基礎上協調一致,才能發揮團隊的整體威力,産生整體大於各部分之和的協同效應。一個有高度競爭力的組織,包括企業,不但要求有完美的個人,更要有完美的團隊。


第13期
價值在那裡?
傳統的學歷、背景、努力、能力等薪酬標準,已逐漸被職能專才及智慧資產所替代,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、時代潮流的進步,和以往不再相同,市場上已漸漸改變生態為誰有職能專才、智慧資產誰才能在市場上與人競爭,因為學歷現在人人的學歷愈來愈高,誰也無法拿學歷來一較高下,若企業仍舊以學歷來橫量一個人的能力,必然導致企業競爭力的減弱和衰敗。 背景已完全不重要,誰還會在乎你的背景?


第12期
永遠感恩
在你的心中,這個世界就是爲你而運轉的,你永遠是聚光燈追隨的焦點,少了你,整場戲都將無法開演。學會感恩,感謝父母,感謝朋友,感謝自然,感謝我們所擁有的一切。所以本期刊物裏我們選擇了一些關於親情、友情的文章推薦給大家,同時還介紹了公司綠色夥伴的推動狀况,希望能使環保的意識深入大家心中。時值春游之際,很多朋友爲我們送上了自己在春遊中的奇聞趣事,希望能帶給大家一個全新的視野。


第11期
珍惜
想想在人生旅途中有多少人在陪著我們走?有些只是驚鴻一瞥,有些是點頭之交,有些君子之交,有些手帕之交,也有些長長久久。每個人在不同場合環境都是扮演著多重身份,在職場中,扮演著員工,賣力地工作,默默地耕耘,目標就是將工作順利達成,直接單位在生產的第一線上,如果沒有他們,就沒有產品產出可販賣給客戶,間接單位則在幕前幕後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,沒有間接單位產品也無法順利售出並抵達至客戶手中,每個角色都環環相扣缺一不可。


第10期
這一年,我們收穫了什麽
普通的日子就是春種秋收,一輪一輪地過。有些時候,這樣的感覺會格外明顯,比如季節變換,看到樹上的葉子黃了,感覺到身上的衣服厚了的時候;生活的改變其實也和季節一樣。每天,每個人的生活都在悄然變化。一夜之間,有人成功,有人落寞。比如翻看去年日記上的夢想還沒實現的時候;比如一年一年加薪,領取年終獎的時候;比如看到這期亞洲之光,發現我們攜手走過一年又將迎來新的一年的時候。


第9期
與共好有約
「Gung Ho」、「共好」意指彼此的承諾與共識的達成,取自印地安人克服天然條件而體會的生存法則,因為「只有快樂奮發上進的員工,才可能有績效卓越的企業。」,即面臨二十一世紀的未來,組織的結構不斷改變,企業皆開始體認「人」是企業最珍貴的資源,更是左右企業成敗的關鍵要素,因此,主管扮演的角色,不再只是發號施令而已,代之而起的是如何凝聚全體員工的士氣,激發同仁的潛力,化為經營企業的動力。


第8期
建構企業優勢競爭力
在這個多變的時代裡,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。而當人們在驚愕之餘而又需坦然面對變局之時,首先必需意會的是,我們每一位成員是否有足夠的實力來應付未來層出不窮的挑戰,唯需藉著人力素質的不斷提升,才能保持競爭力,並維持成長與永續經營的成果。期盼在本期新單元”教育訓練”之報導剖析及經驗分享,能建立企業對人才培訓的制度方面之共識,因而有效建構企業優勢之競爭實力。


第7期
高度決定方向
“ Speed up,製造世界一的產品,只要是我們所從事的製品,要做就要做到世界第一,就算暫時還達不到世界第一產量,至少也要做到世界第一的品質、成本,訂定計畫,逐步向前邁進,我相信就會像鏡片般,做到世界第一的實績。在企業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的競賽,是沒有第二名的位置,永遠只有第一名才能存活。”


第6期
在微利的年代中創造高獲利
從一片單純的鏡片研磨,到各式鏡頭、數位相機的ODM,我們靠著不斷的創新與精進,終於建立起在光學產業的一片天空;除了客戶給予我們的機會與嚴格要求,鞭促我們不斷成長外,各位員工的努力更是我們得以一步步躍向國際舞台的主要動力;然而這種毛利率下降的困境恐將是許多代工業者無可避免的未來,如何在「微利時代」中創造高獲利,就看各廠商如何發展出一套的逆境中求成長的營運模式。


第5期
Speed up! Speed up!
要保持高利潤和無限的商機就必須「Speed up,Speed up!」不僅企業如此,人生更是如此。這麽多年來,公司雖然沒有自己的品牌,但在代工領域也能小有成就,因爲對於客戶來說,“你只要說出你的願望,我們就能做出你想要的!”這是我們的承諾,也是我們的執行力。在這樣的速度和執行力下,亞洲光學才能在發展歷程中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輝煌紀錄。


第4期
第四期生産革新展開
透過生產革新過程,最重要的是在培養未來管理幹部的系統思維和整體思維,在生産革新的活動過程中,就是透過團隊活動的方式,大家學會了利用群聚群力,利用團隊的力量來想辦法完成一件工作,利用團隊的力量和集體的智慧共同探討和改善,中國不是有句老話:“三個臭皮匠,頂過諸葛亮”。透過不同的工種、不同領域的同事參加,從而有利於問題的解決。


第3期
與時俱進創偉業
在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化日益明顯的今天,知識更新在不斷的加速,對於像我們這樣的高科技光電行業來說,外界對我們的要求更是水漲船高。面對技術之精益求精,市場之快速變化,客戶之更高需求,對於新一代的管理幹部來說又將面臨一次新的挑戰:及時掌握信息,調整方向,增強責任心,積極努力提升自我成為新的課題。為了適應這個潮流,集團公司也在不斷的尋求創新與突破。


第2期
攜手同行、成就天地間
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,著力心態意識調整,熟悉基礎專業知識,縮短磨合融入團通力協作提升戰力;知識世紀更需吐故納新,時時自我勉勵且奮發向上,做好職涯規劃,養成終身學習之習慣;加強團隊精神之厲煉和服從意識之樹立,注重溝通與協調,強化部屬教育。“雄關漫道真如鐵,而今邁步從頭越”。九層之台起於壘土。一切從頭做起,從零開始,你我將在這裏建功立業,在這裏培育友情愛情,在這裏用青春點燃生命,在這裏用生命擁抱未來,在這裏領略追夢者的人生真諦,在這裏我們將共創亞洲之光、世界之光!


第1期
傳統產業不傳統
事實上光學技術進步神速,現在研磨鏡片已經可以用塑膠鏡片或非球面模造玻璃鏡片取代,所幸這兩種先進的技術,亞洲光學都已成功的開發並且大量生產,並且成為世界上少數能大量生產非球面模造玻璃鏡片的公司。也因此肯定的說傳統產業不傳統,因為最重要的是要掌握關鍵技術,創造關鍵力量。